1)親勖法師:

上課之後,所體悟的事項如下:

♠️ 煩惱的根源來自內心的貪嗔痴,而不是外境。今善於內觀自己的起心動念,而不是把責任推在人事物上。

♠️ 自我提醒,時時刻刻內觀自己的身口意行,不讓它成為別人煩惱與痛苦的來源,因為因果業報,道理不爽。

♠️ 面對人事物時,時時刻刻調整內心,讓內心有正能量,才能把光明帶給自己與別人。


2)鄭秀媚:

十多年前曾聽說學了阿毗達摩就不必去找人算命,而可以自己知道自己的「命」了!當時對攝論充滿好奇,並覺得它非常神秘。今年有幸得到靜雅的鼓勵而參加了這攝論班。

上第一堂課時心情即緊張又興奮,當聽到老師說有89/121種心的時候更雀躍,想要儘快瞭解!每一天都在等待星期一的來臨,每次上課時心中就不停的驚嘆: 哇!原來如此!每堂課都上得太高興了,充滿法喜!因為阿毗達摩是講清楚,說明白,很有系統地分別諸法及分析心相續流,使我有機會學習看到自己生起貪、嗔或痴的煩惱,省察自己的心經常處於是善或不善的狀態。

上了心、心所及雜項三章後,雖然比較清楚什麼是屬於不善心,但還是沒有太多感觸。當邁入第四章心路及第五章離路時,理解到不善的速行心會招感導至投生惡趣的異熟心。如此省察到自己在處理事情生起的我執都是無數憶個不善心後,當下開始感到畏懼;但這畏懼也屬於憂俱的不善心呀!後來得到老師的開導,如何把所學習的攝論配合緣起法的運用,心中立刻釋懷,輕安及喜悅。

我覺得把自己所學習到點點滴滴的佛法,配合有老師和善士的教導,靈活地應用在日常處事侍人,可以有原則處理事務,改善人際關係,並掌握好情緒,生起很多的善心,那麽不善心就沒有機會出現了,這是件難得可貴之事。

之前我完全沒有接觸過阿毗達摩,也沒有佛學基礎。在這學習過程中,常常會興奮地撥電話和朋友說人的心有幾種、如何運流及問對方是甚麼心之人。天天都在算心如何的依心,心所,所緣,依處,作用,受,門,地,果報,業等來配對。面對這些陌生的名相,極有挑戰性及樂趣,但也有配算不到而懊惱的時候。只有不停重復的聽錄音溫習,也幸慶有靜雅耐心解答我的疑惑。淨永老師授課也極有耐心和經驗,用簡單易了的講議及圖表,深入淺出慢慢教導我們瞭解心、心所、雜項、心路及離路的理論。

我很感恩有因緣能踏上人生重要的阿毗達摩課程,使我有機會改變自己。在此鼓勵大家如果有機緣,可要報各參加攝論班,開始瞭解自己的心。

Sādhu!  Sādhu!  Sādhu!


3)謝瑞珍:

去年參加了寂靜禪林主辦的2021年攝論概要班,今年再參加攝論研習班,讓我有深一層的瞭解。之前不明白什麼是果報心,只知道如理作意是很重要,但不明白作意的真正含意。如在第一章心之概要89種心裏的果報心,是過去所造的善或不善業,在因緣成熟時呈現帶來的果報,在體驗這些果報時生起的就是果報心.,讓我們在體驗可喜或不可喜所緣時,所生起的果報心。

在52心所里的七遍一切心其中:

思心所的特相:意志,意願的狀況。作用:集合,組織各相應法對所緣進行造業

作意心所

特相:指引相應法朝向目標

作用:相應法與目標連接

上課老師很鼓勵學員要能把所讀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就這樣在日常生活里,我賞試把不如理作意轉向如理作意,以便讓更多善心生起。當如理作意時,在意門心路過程的七個速行心都是善的,不如理作意的話,七個速行心都不善。 除了這些以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妄念也是很多的,而且所生起的大多數不善的多。這是我的心得,很感恩老師的教導和工作人員.。


4)洪錦玲:

能參加課程真的很開心尤其還能複習

 

《攝論研習班》相關連結:

開課報導結業報導心得分享
12022年第一學期點擊點擊
2第二學期點擊點擊
32023年第三學期點擊點擊
4第四學期點擊點擊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