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 活動報導
中部《念住經》讀經班結業報導
寂靜禪林線上課程【中部《念住經》讀經班】於2025年11月08日(星期六)圓滿落幕。此課程為期六堂課,學員們在淨永老師悉心指導下,學習探討《M10 念住大經 Mahāsatipaṭ ṭhānasuttaṃ 》之要義,及掌握四念住架構,並透過注釋來理解經義。此課程平均吸引了約45位學員線上聽聞佛法。 《中部10經──念住大經》是佛教中解說禪修方法最完整的經典之一,詳細闡述了四念住的修行道路。佛陀在拘樓國宣說此經,是因為當地人民身心調柔、智慧增長,具備理解深奧佛法的能力,因此佛陀將二十一種能導向解脫的禪修業處統攝在此經中。另外,四念住也被稱為 「一行道」,意指它是最直接導向解脫的單行道路。此道能淨化眾生,滅除憂悲恐懼,斷除煩惱,並最終證悟涅槃。 老師帶領學員們一一探討經中提到的四念住內容,包含四大面向:第一,身隨觀身,以入出息、威儀、正知、三十二分身、界作意以及九塚觀方法,觀察身體的無常、苦、無我與不淨;第二,受隨觀受,如實知見樂、苦與不苦不樂受,以及其生滅與因緣;第三,心隨觀心,辨知心中有無貪、瞋、癡、散亂、安定等狀態;第四,法隨觀法,透過觀察五蓋、五蘊、六處、七覺支與四聖諦,瞭解名色相互運作的真相。 最後,老師也指出此經提到只要精勤修習四念住七年,即使時間短至七天,也能期望獲得兩種成果之一:今生成就阿羅漢,或證得不還果。老師也感慨如此殊勝之法,期許大家可以多多熏習,更別混淆那些世俗所謂的 「正念」禪修。也鼓勵學員們去親近有經驗和有能力的老師來修學,千萬別盲修,讓自己產生更多的煩惱。 隨喜學員們的精進學習!無論初學或久修,相信大家都獲益良多。願大家福慧增長,積累資糧,成就道業。Sādhu! Sādhu! Sādhu! 文/寂宏 相關閱讀:開課報導
/ 活動報導
2025半日共修結業報導
2025年最後一場「雙週半日修」於十月二十六日下午圓滿舉行。本次共修共有十位賢友參與,大家以恭敬的心,一同在寂靜禪林教育中心中調柔身心,安住當下。
半日修的內容包括瑜伽拉筋、禪修、經文誦讀、法義分享及清茗共品。
/ 活動報導
《大毘婆沙論》初體驗第二期結業報導
《大毘婆沙論》初體驗第二期,已於2025年10月11日圓滿落幕。此課程由方丈開仁長老主講,共四堂課,吸引了約百餘位學員線上共聚,一同聆聽佛法。
課程內容以《大毘婆沙論》為核心,這是一部在部派佛教中極為重要的論典,全書共二百卷,內容豐富詳實,不僅完整呈現說一切有部的思想體系,也涵蓋其他部派的觀點,可說是佛教教理的百科全書。
/ 活動報導
【中部《念住經》讀經班】開課報導
寂靜禪林線上課程【中部《念住經》讀經班】已於 2025 年 10 月 4 日正式開課。課程共六堂,每週六晚 7:30-9:30 由净永老師主講,以《中部尼柯耶》的第十經《念住大經Mahāsatipaṭ ṭhānasuttaṃ 》及其注釋為主要教材,幫助學員掌握四念住架構,並透過注釋來學習經典義理,啟發對佛教原典的閱讀興趣。
/ 活動報導
《攝阿毗達磨義》進階班結業報導
由寂靜禪林主辦,禪戒法師與淨永老師帶領的 2025 年《攝阿毗達磨義》進階班,已於 9 月 23 日(星期二)圓滿結束。本課程緣起於 2021 年的「攝論概要班」線上課程,隨後在 2022–2023 年間延續為「攝論研習班」,並於 2024 年舉辦「攝論讀書會」。
/ 活動報導
2025年佛歡喜日、孝親報恩大法會報導
這次慶典特別邀請了來自南傳、北傳及藏傳的九位法師,同聚一堂,依循佛陀流傳至今的托鉢制度,赤足緩步走入僧伽藍,為路邊的信眾帶來供養的因緣。信眾們手捧供品,恭敬佈施,場面溫馨而感人。法會上,各傳承法師也分別帶領大眾開示、誦經與祝福,讓在場大眾在不同傳統的佛法薰陶中得以增長福慧,受益良多。
/ 活動報導
《印度佛教史入門》第四期~後期大乘佛教與秘密大乘佛教 結業報導
透過本課程,我們不僅對印度佛教的發展脈絡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也學習到在面對不同宗教形態與歷史階段時,應保持更大的包容與開放心態。這門課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學習佛教歷史的意義不僅在於理解過去,更在於幫助我們今天更好地掌握佛法的核心。唯有從理論到實踐深入學習,才能讓佛法真正「常住世間」,廣大利益眾生。
/ 活動報導
《大毘婆沙論》網絡課程第二期開課報導
此課程旨在引領學員踏入漢譯論書的廣闊世界,領略其中深邃而廣博的佛法智慧。課程內容主要聚焦於三方面:一、有部的修道次第;二、三歸依與五戒的核心意涵;三、聖弟子的修行故事。藉此幫助學員對部派佛教的思想體系建立初步而清晰的理解。首堂課吸引112位法友熱烈參與,僧俗二眾同聚雲端,共沐法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