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3年8月25(星期日)
地點: 寂靜禪林

流程:
7:30am  茶點Refreshments
8:30am  供僧Alms-Offering
9:30am  僧眾誦經迴向Sharing of Merits

轉載自華僑日報2013年8月22日訊      文 / 靜念
【亞庇廿一日訊】共有卅五位來自大馬、香港、台灣、及泰國等國內外的僧眾,將於8月25日參加寂靜禪林護法會舉行的解夏供僧、佛歡喜日「孝親報恩」大法會,歡迎大眾踴躍攜帶鮮花或供品舉家大小一起參與上述一年一度的供僧、報恩活動,以將當日所行的一切善法及功德迴向給先人、累世父母及一切怨親等。

上述活動是配合僧眾經三個月的夏安居圓滿結束而舉行的,由於佛世時僧眾在結夏假間精進辦道及密集禪修,三業清淨,菩提增長,許多弟子因此而悟道證果,令佛陀對弟子們的成就感到非常歡喜,故「解夏日」又稱「佛歡喜日」。

由於僧寶是一切世間供養、布施,修福的無上福田。供僧就是一種清淨的供養,讓眾生當下遠離煩惱,除心束縛,得清淨心,發心齋僧供眾成就道場,不僅能廣結善緣、減輕業障,長養布施喜捨之心,更為當來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若以此功德迴向給我們的親人,則使現世父母平安長壽,脫離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惡鬼苦,得生天人中,福樂無極。

若將功德指定迴向給亡親們,則能使他們生起恭敬、隨善、佈施、 供養之心,以仗供僧之功德,脫離餓鬼道,止息痛苦,往生善趣,佈施者本身則得吉祥,增長福業。

中國佛教的《佛說盂蘭盆經》及南傳小部《牆外經》,皆強調了佛陀教導信眾以恭敬供養僧團來救度墮落在餓鬼道的親人,讓那些站在牆外的過去亡親們,得清淨的法水,如雨水由高山流過山溪、幽谷、河川、大地等匯入大海般獲得滋潤及資益。

華人民間於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進行「中元普度」的祭拜祖先活動,而佛教則將七月列為「孝道月」,鼓勵信眾利用這個月多行布施及參與佛事,以將法會功德迴向給先人,以培養後人的孝心及發揚孝道。

當天的供僧活動將提前在早上八時十五分開始,九時卅分為「孝親報恩大法會」,流程包括僧眾誦經祝福、開示佛法等,十一時備有午齋招待。

許多發心佛友將於當天七時卅分開始,在禪林特設的「大排檔」為大眾提供免費早餐,美食檔將於九時卅分暫停至午餐時間再度為大眾提供各類糕點、本地小食等美食與大眾結緣。

凡有意集體供僧的佛教團體、組織等,可提前與禪林秘書處聯絡,聯絡電話:088-968715。

轉載自華僑日報2013年8月3日訊 文 / 靜念
【亞庇三日訊】農曆七月被華人普遍視為「鬼月」,華人重視孝道,對祖先慎終追遠,民間多於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進行「中元普度」的祭拜祖先活動,至於佛教正巧也在七月十五這一天為僧伽經三個月結夏安居圓滿之「僧自恣日」又稱「佛歡喜日」,舉行供佛齋僧法會或「盂蘭盆法會」供養身心清淨、道業增進乃至證得道果的出家人,以將禮佛、供僧及誦經聞法功德迴向先人以盡孝道,佛教界近來年來努力將七月份宣揚為「孝親月」,以糾正華人過往將七月視為「鬼月」之錯誤觀念。

寂靜禪林護法會每年皆在「佛歡喜日」這一天舉行解夏供僧、佛歡喜日「孝親報恩」大法會,邀請大馬、香港、台灣、及泰國等眾多僧眾齊來與信眾共結法緣,讓信眾以歡喜心行佈施,用衣食住藥四資具供養僧眾,虔誠聆聽法師開示,參與誦經祈福等,以在整個過程中生起無限的善心,並將種種佈施、供僧、聞法之功德法水,迴向給累世父母及一切怨親。

今年寂靜禪林的解夏供僧、佛歡喜日「孝親報恩」大法會是落在8月25日,歡迎信眾舉家歡喜供僧及參與當天的大法會。

「中元節」是華人每年祭拜祖先,以孝親報恩的心感懷祖先的吉祥日子, 當佛教傳入中國,西晉的竺法護譯出《佛說盂蘭盆經》,經中乃講述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力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受倒懸無食之苦,目犍蓮以神通力化飯饗母,其母一手持缽,一手遮掩不令旁見,慳貪之習依然如故,貪念一起食物未到嘴即變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於是請佛點化相救,佛陀告訴他七月十五日是僧眾三個月結夏安居圓滿日,又稱為「佛歡喜日」,「僧自恣日」,即僧眾互相表白已過,身心清淨,亦在同修舉發不如法之處而生歡喜心,在這一天以百味飲食置於盆中,供養十方自恣僧,仗此無量功德及慈悲心,令其母出離三途之苦乃至七世父母亦得度脫,此乃盂蘭盆法會的緣起。

由於此經強調報答雙親養育之恩,乃至度脫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儒家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相符,因此受中國歷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而盂蘭盆法會則始於南北朝梁武帝時代。中國民間糅和儒、道、佛的思想出現各種普渡亡靈祖先的祭拜儀式,有者非旦乖離了闡揚孝道的本意,只注重形勢,更甚的是在近年來「普渡亡靈」有些漸漸變成商業化,成為牟利者的商機。

佛教注重道德倫理及宣揚孝道,故將七月列為「孝親月」, 希望信眾在此月份多參與誦經、布施、供佛齋僧等佛事迴向給親人,一來可增長道業及累積福德、二來清淨身、口、意業,三來則可長養孝親及感恩之心,以便更恭敬及善待在世的父母,並推而廣之,以平等心善待一切眾生。

據寂靜禪林監院泉平比丘表示,佛教雖以人為本,但也講六道輪迴,故度人也度鬼,講生也講死,孝親報恩是美心的升起,值得我們讚賞、學習及奉行的良好倫理觀念,其實佛教的《牆外經》便是一部專門教導們信眾如何救度墮落在餓鬼道的親人。

該部經典是是講解一批已故亡親人站在牆外、交叉路口處及柱旁,等著屋裡的親人在供養佛陀及僧眾時,將功德指定迴向給他們,讓這些生前吝啬、放逸及不修善業而墮落在餓鬼道的亡親們,能生起恭敬、隨善、佈施、 及供養之心,以仗供僧之功德,脫離餓鬼道,止息痛苦,往生善趣。

佛陀在經中強調了佈施供僧之功德水,如天上的雨水由高處往下流,其經過溪谷、小溪、溪流、枝流、小水池、大湖泊及大地等,並匯流到大河乃至遍滿了大海,如是滋潤及資益諸餓鬼。

該部經典也說明只有餓鬼道的眾生能夠接受親人的施與,其他五道如天、人、阿修羅、畜生包括地獄道的眾生,皆隨各自的業緣在那里立住,故民間所講的「地獄鬼門開,放鬼回到陽間享用親人的供養」之說法以及燒冥紙、紙紥等,並非源自於佛教。

泉平比丘表示,也有人問佛陀如果我們的親人不在餓鬼道,那誰來受該佈施呢?佛陀回答那是不可能的,我們在長夜輪迴的無始劫以來,不可能沒有親人在餓鬼道,況且佈施者本身也有功德,如能為亡親盡孝,也能彌補「子欲報而親不在」的遺憾。

「佛陀更勸請我們不要為亡親悲傷哭泣,那只有增添自己的痛苦,對亡親也毫無幫助,不如指定为自己的亡亲們供僧,由于僧團是無上的福田,及如大地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因此由僧團而善住立,对餓鬼能資助長久的利益,且獲得度脫」。


下載:海報 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