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華僑日報2015年9月9日刊
【亞庇八日訊】寂靜禪林於上週日成功舉辦解夏供僧、佛歡喜日「孝親報恩」大法會,吸引千餘名來自各地的信眾,虔誠供養泰國、新加坡、台灣及東西馬的49名南、北傳僧眾,並在法會上聆聽佛法開示領受法益,以將當天佈施聞法功德,迴向累世怨親及一切眾生。
該項一年一度的大法會,是配合僧眾圓滿安居三個月,於農曆七月十五日解夏而舉行的,解夏的好日子又稱為「佛歡喜日」。七月十五也是華人的中元節,因此當天的盛會,除了解夏供僧、慶祝佛歡喜日,還多一層「孝親報恩」的意義,讓廣修福德的信眾,將供僧聞法功德,迴向祖先及累世父母與怨親等,藉以供僧之功德力,救拔地獄道群苦得往生善道。
一批注重實修的泰國阿姜查森林派系的南傳僧眾、七名台灣北傳僧眾在體定法師的率領下,配合禪林結夏僧眾,形成一支龐大及威儀十足的僧團,讓與會的信眾心生歡喜及恭敬心廣修供養。
來泰北的 Loung por Nu長老在開示時,形容佛歡喜日是一個殊勝及意義重大的日子,寂靜禪林每年舉辦這項活動獲泰國、台灣、西馬的僧眾從四面八方前來接受在家眾的供養,讓信眾廣種福田。長老讚嘆信眾能萬緣放下,利用這個好機會為修福報而努力。長老強調,一個人能進步要不斷精進及修行,有正念和智慧的信眾,都會注重這個節日,並努力提升內心的平靜,遠離貪瞋痴,塑造完美的品德。他表示,佛教教導世人勿隨煩惱轉,要不斷自問這一生要做些什麼?想得到什麼?如果我們常與煩惱相應,沒有要好好利用這個完整的人身修行,無疑是白來人間一趟!
他說,修行能帶來美好的生命,每個人都應懂得分辨善惡,對於不好的惡習必須放棄,勿讓它滋長,也不依世間的方向走,常常具足佛法,修出世間之善法,如有一顆慈悲懂得付出的心,放下自我,學習與人和平相處,慢慢減輕貪瞋痴,背著五蘊,不執著自我及懂得善思維,如此無論行、住、坐、臥皆會感到快樂。
他也強調,有德行的人,不會自我為中心,他會在只有往前走的老生死生命之流,懂得分配時間爭取機會精進,對自己慈悲,不放縱自己及珍惜生命,把握機會及人身廣修智慧。
他說,佛陀不只鼓勵、還讚嘆懂得觀照自己的人,能放下貪瞋痴,學習讓心保持自在及滿足。每個人是自己的依靠,無人可幫助我們,拜天求地想靠外在的幫助,是不實在的,我們應常以智慧觀照世間萬法萬物皆在無常變化、無永恆性,包括現在的財富也只是暫時擁有的,不被世間財富所蒙蔽。 一個人不自私自利才會快樂,了解自己的人亦不會往外求,而是從內在提升自已,觀察世間事有時如願,有時並不如意,而且世間一切萬化無常,如果世間的東西是真實的,佛陀就不必成佛了,因此我們需了解迷失的真相,再回到自己的心地下功夫。
寂靜禪林住持和尚開印比丘在開示時,也讚嘆長老等出家眾們,都是在百忙的法務中,抽空來沙巴與大家結法緣,長老從泰北飛曼谷、曼谷飛吉隆坡、吉隆坡再飛來亞庇就只為了與大家結法緣,這也是殊勝的因緣。
他強調,能出生在一個有三寶俱足、有佛陀九分教照耀及有僧團住世的環境,也需有好的果報,才有機會親近善知識,且活到老學到老。他指出,佛陀雖不在世,但法及僧團還在,我們可以向他們好好學習,至於善知識到處都有,有些人身業好、威儀好、口業好、或是身、口、意業皆好,他們的優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他勸請信眾在未達到涅槃之前,都要努力修行,提升內在的財富及個人的福德,以便生生世世投胎到有佛法的地方,對於那些有感恩心及對自己修行有信心的人,是不會墮入地獄的。他強調,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佈施所帶來的好處,讓我們繼續行善除惡,累積功德,以保護內心的潔淨。
寂靜禪林長老之一的開照比丘在較早時,也講解了佛教對「孝親報恩」的重視,勸勉信眾應對父母師長常懷感恩之心及需及時行孝道。
相關影音開示:
1) PhraKhruaRanthamMakhun大長老在寂靜禪林的2015年解夏開示,由永雋比丘翻譯為華語
2) 2015「解夏供僧、孝親報恩大法會」開示_寂靜禪林_開印比丘主講
3)2015年「解夏供僧、孝親報恩大法會」誦經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