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就知道四無量心,但一直沒用心學習。直到前陣子一位賢友向我分享了她修慈心的方法和經驗,讓我心生嚮往,而開始找尋些資料來學習四無量心,並且開始練習四無量心禪修。前幾天這位賢友向我推薦了開仁法師的「用經論道理提升生活品質」當中的四無量心開示影片(第2A和2B講),看了之後感到受益良多。以下是開仁法師開示的幾個我感到對我特別有助益的部分。
一、在現世利益方面:
修四無量心,雖不能令眾生離苦,但可擴大心量,獲得內心的轉化為清淨,成就利益眾生的大願。佈施的關鍵是捨心,當受者人還未得到時,施者已獲施福。行大佈施比不上慈心三昧,因為佈施是身業口業,慈心三昧是在意業上用功,而意業最大。法師說要修慈心一定要破除敵意和瞋恚,因為這就好比一手抓貪瞋癡一手抓戒定慧是無法成就的。
二、在四無量心的名義與對治方面:
慈是愛念眾生,常求眾生離苦得樂。修慈心是為了除去修行者的瞋覺敵意。悲是愍念眾生受輪迴的種種身苦心苦。修悲心是為了除去修行者的惱害。喜是希望眾生從樂得歡喜。喜心是慈心的更上一層樓。慈心像是吃藥進去,喜心像是藥性擴散。修喜心是為了除去修行者的不悅樂。捨心是捨掉慈悲喜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慈悲喜三種心都是以眾生為所緣,故修行者難免會有修慈心和喜心所帶來的貪著以及修悲心所帶來的憂愁。而修捨心,即是為了平衡修行者修慈悲喜三種心所帶來的的愛和憎。
三、在四無量心的修習方法方面:
慈心觀是一種假想觀(勝解作意),因它是在禪修當中以意念將觀察的所緣由少量擴展到無量,這假想觀可讓修行者培養定力。法師說南傳禪修的方法是將假想以較具體實際的方式來修,例如先將觀察的所緣限定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如禪堂,則觀察東方世界眾生就是觀察在禪堂內我左手邊的人。另外,也不是要將每個人的臉觀得很清楚,而只是要觀人的整體形態。此外,在禪堂禪修期間有這種界線的好處是會在禪修期間對所有的共修道友保持沒有敵意,慈心就會很穩固。回到日常生活後,上班時可在辦公室結界,對辦公室內的所有眾生散發慈心,坐飛機時可對飛機結界,對飛機內的所有眾生散發慈心。
修四無量心的次第為修慈心、悲心、喜心都是先從親愛的人,接著中庸的人,再到怨敵。而修捨心則是先從怨敵,接著中庸的人,再到親愛的人。也就是說,都是由容易觀的開始,之後再逐漸遍滿十方眾生,久行後使各類眾生正等無異,欲令一切眾生得利益安隱。慈心取受快樂人的相,悲心取受苦人的相,喜心取受喜人的相,捨心取受不苦不樂人的相。慈心祝願的句子可用願諸眾生受種種樂。悲心祝願的句子可用願諸眾生可愍莫令受是種種苦。喜心祝願的句子可用願諸眾生由樂得喜。捨心祝願的句子可用願諸眾生得得不苦不樂的安穩。
修慈心禪時,取受快樂人的相,來攝心入禪。例如取媽媽微笑的相,並祝願媽媽能夠得到快樂。借助兩個所緣,一個是相,一個是祝願,來讓心專注在境,不掉入五蓋。當觀媽媽快樂的相穩定後,再逐漸擴展至其他親戚朋友,再至中庸的人,再到怨敵,直到能觀一切眾生皆受樂的相。
開仁法師講法時幽默風趣,聽著法師如沐春風的引導與教誨,感到法喜充滿收穫良多。此外,法師在課程中帶領的慈心禪修練習中,清楚地展示出先前教授的義理方法的實際操作。這對我來說非常有助益,之後在我的日常修習中,我可以依此方式進行。非常感恩法師的教導!期望透過四無量心的修學,擴展心量、調柔身心,走在導向寂靜解脫的道路上,以美麗的身口意給予相遇的眾生。
文/美國的Sean
相關連結:
1、講義
4、課程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