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寂靜禪林主辦的《印度佛教史入門》第四期課程已於2025年9月1日(星期一)晚間8時正式開課。本期主題為「後期大乘佛教與秘密大乘佛教」,課程共四堂,由寂松老師主講。
開課當晚,約有三十餘位學員踴躍參與,僧俗二眾齊聚線上,共沐法雨。大家懷著虔誠與喜悅的心情,一同踏入佛教史的長河,追溯後期大乘思想的興起與演變,探索佛教宗本,並藉由學習來釐清當今佛教面貌的脈絡。
在第一堂課中,寂松老師以「如來藏」為開篇,帶領學員認識後期大乘佛教的重要思想。後期大乘經的特色,主要圍繞「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與「佛性」(buddha-dhātu)展開,並逐漸形成強調「常樂我淨」與眾生本具佛性的思想體系。寂松老師詳細解說了相關經典的發展脈絡,如《大般涅槃經》、《大方等如來藏經》、《勝鬘師子吼經》等,說明它們如何闡揚「如來常住」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
課堂中,老師亦點出此思想的歷史背景與社會文化影響。後期大乘基於般若思想不同的立場,更與印度當時的宗教傳統互動融合,逐漸鋪墊出後續「秘密大乘佛教」的形成。學員們透過講解,更加理解佛教從初期到後期的發展軌跡,以及佛法在不同階段的思想重點與轉變。學習佛教史並非僅停留在知識層面,而是要透過對經典與思想的理解,反觀自身修行與信念,方能真正體會佛法的智慧。
本期課程將持續至9月22日,每週一晚間進行,期望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學員們能更全面地掌握後期及秘密大乘佛教的核心要義。
願此課程利益一切有情,法喜充滿!
Sādhu! Sādhu!Sādhu!
文/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