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中華佛教青年會 CYBA的FB
馬來西亞寂靜禪林住持開仁法師於10/28受邀至中佛青會館講授【《雜阿含經》的實踐價值】,此講座由佛青文教基金會、中華佛教青年會共同主辦,嚴寬祜文教基金會協辦。
師父在開場時明確提到之所以舉辦這場講座,是因為最近很多僧眾和居士跟他反應,在閱讀經典和論典時,對於如何將這些教義轉化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缺乏把握。因此,這個講座的目標是通過舉例和生活中的分享,提供一些實際的建議,幫助大家更好地將佛法教義融入日常生活中。
課程內容主要分為兩部份,一是修道的因果法則,二是修道的實踐面向。
在修道的因果法則又細分為:1.知見上的建立,破除我們的種種妄執,比如深刻領悟五蘊的苦集滅(味患離),再經過不斷的修道,就能斷盡種種煩惱;2.行為方面:因果法則影響我們行為上的改變,讓我們遠離種種的戲論。
在修道的實踐面向,要勤修四念住、三十七道品等,並且守護根門,善防煩惱入侵,樂於寂靜涅槃,不以瞋報瞋,不瞋勝於瞋。
另外,現代很多人修定不易,開仁法師特別教導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做練習。一般數息觀是以出入息從1數到10,但如果你特別容易散亂,不容易攝心,那麼數到5就可以,如果能做到,就可以嘗試做三個循環(一樣是1數到5,重複三次),等正念慢慢加強,可以嘗試1數到6,以此類推,每天利用等車坐捷運時,就可以練習,因為平常沒有修定的習慣,利用片段的時間來養成攝心,未生定令升起,已生定令增長,久而久之,自然能攝心。
這場講座除了近七十位學員到場外,還有臉書、Youtube跟ZOOM線上直播的參與者五十餘人,大家一起用心聆聽法師深入淺出的講解法義,都聽得津津有味,受益良多、法喜充滿。
感謝開仁法師此次講法,讓我們更了解佛法的實踐價值,並提供了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佛法的教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