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年12月12日
時間:9a.m.-12p.m.
地點:台灣中佛青會館
主講:方丈開仁長老

內容: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法義浩瀚如海,然而佛法的修持,貴在解行並重。龍樹菩薩的『中論』,係基於緣起性空的法義,不但在理論上有其邏輯論證所建構的合理性,並在宗教信仰上有深刻的實踐意義。因此,確實瞭解中道空義,並如實觀照於現實人生,方能使人生圓滿無礙。本專題除講述緣起性空的法義,並說明依中道修行的先後次第,期使行者有所依循,達到解行並重的目的。

講義下載〈20240916更新版〉

微軟影音觀看

 

 

自序:

這本《中觀道次第簡介》集結了兩份「講記」與原稿「講義」,源自於2020 年 12月12 日在台北中佛青會館的專題演講。雖然我並非專研中觀,但一直關注各種佛法傳承的修道次第。學佛者若不明瞭修道的次第,就如同沒有地理概念的人在旅行一般,漫無目標地直衝亂撞。

回想起在佛學院修學的那段時光,接受了多年龍樹學思想的熏陶,無論是跟隨厚觀院長學習《中論》或《大智度論》,我都懷著滿心期待,希望能梳理出一套適合自己理解與實踐的中觀道次第。當然,要兼顧深觀與廣行的中觀之道,必然是菩薩行,而且是以緣起中道來廣行六波羅蜜。這正是我所追求、想要深入了解的中觀道次第。

原稿的「講義」被安排在本書的最後,以便有興趣的讀者能深入研讀龍樹論的內容,細細品味那些因時間限制未能在演講中詳述的部分,從而體會龍樹菩薩的深觀與廣行。至於兩份「講記」,一份詳盡,一份精要,各具特色。詳細版是法定居士的筆錄,曾分段刊登於馬來西亞寂靜禪林官網的「方丈的話」;精要版則由蔡志堅居士筆錄,於上個月交稿,近日經過校對修訂後完成。

回想這幾年所經歷的種種,不論是震動全球的 COVID 疫情爆發,還是各種天災禍,内心仍充满對三寶的感恩,是三寶賦予了力量,讓我們得以在菩提道上繼續堅定前行。

序於六龜般若精舍,
202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