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12/2011 美國華嚴蓮社禮請馬來西亞沙巴寂靜禪林住持開印比丘蒞臨為本社信眾舉行兩場的佛學專題講座。主題是:「如何福慧雙修」及「如何令正法久住」。

法師在馬來西亞沙巴亞庇市出生,1987年依止檳城洪福寺文建長老披剃出家,曾在馬來西亞佛學院及台灣圓光佛學院就讀,亦曾追隨繼程法師、修靜法師、聖嚴法師、葛因卡老師及帕奧禪師修習止觀禪法。

法師在第一天(3/11/2011)的講座中,首先說出一個耳熟能詳的偈誦:「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纓絡;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作為講座的引子,告訴大家,在印度佛教的經典中有強而有力的例子,說明這偈誦不是全對的;而在南傳及北傳的論點中,也可以找到修福過程中也有修慧的佐證。

法師引用《成實論》的「天人四輪」,中:一、住善處,二、依善人,三、宿殖善根,四、自發正願。以「輪」作譬喻能摧八難,出生聖道。

「住善處」者,如處中國,離於五難。不生三惡道、不生北俱盧洲、不生長壽天。
「依善人」者,生值佛世。不生在非佛前佛後。
「宿殖善根」者,不聾瘂等。
「自發正願」者,是謂正見,具擇法覺支。

法師同時又以播種(智慧)及收成(福報)為例子,闡述播種如修福,若無智慧,如何選擇良種及良田。

法師又以受、智及行三要素談福業:簡潔明確的解釋修福業不但須帶有歡喜心,同時又要與智慧相應,清楚明瞭為甚麼要這樣做,且不中斷,即布施前、布施時、布施後都應歡喜而無悔。而在行布施中更應具備主動與積極的心。

講座第二天(3/12/2011),法師在詮釋正法久住時,先開宗明義說明正法是指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是為正法。法師引用大毗婆娑論、阿含經,雜阿含經,以佛教三大地理體系來分析解說正法、像法、末法之說。

另外又以經師、律師、論師、禪師的角度剖析不同的立場,有不同令正法久住的方法,如:以戒為師、以四念處為師等等。法師又提出在家居士也可以令正法久住,如護持佛法,恭敬三寶。又引用佛陀教誡弟子事例,告訴大眾要守護自心,不能以瞋治瞋。同時應以慈心、悲心、哀愍心來面對一切眾生。

法師以輕鬆活潑,互動的方式為信眾開示,妙語如珠,時而引經據典,時而舉生活例子,活活潑潑的將佛教的生動氣氛呈現出來。在場信眾專心聆聽,不時發出會心的微笑。法師此行只短暫停留,講座圓滿後,隨即展開另一期的弘法歷程,實現令正法久住為目的。

法師可說是多才多藝,其書法蒼勁有力、運筆純熟。這次法師慈悲賜以本社多幅墨寶,以鎮寺門!

文/ 天華法師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