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來自慈悲與智慧,如果我們勤向佛陀學習,培養慈悲心,開拓智慧,便能善惡清楚、黑白分明,處處與人結善緣,時時懂得做好事, 福報自然增長,快樂人生即能現前!

開照比丘今日在寂靜禪林的佛陀日慶典上致詞時,勉勵信眾應多向佛陀學習。

法師強調,快樂有不同的層次,它有現世的快樂、來世的快樂、以及究竟的快樂,許多人都喜歡追求現世的快樂,希望在這一生能活得快樂。

他表示,佛陀開示的快樂有從粗到細、由淺到深、由外到內,我們的現世生活中常有苦惱,每個人對家庭、工作及人事上等,都背有很大的責任,在有苦之中,大家都希望能追求到快樂,而開發慈悲與智慧,便是佛陀教導信眾取得快樂的泉源。

法師勸請信眾若想得到快樂,便要學會先帶給別人快樂,先幫助他人,無論是行佈施、修慈心、或增長智慧,它都是累積福報的善業,明白業報不可思異,善惡分明,目標清楚,朝著佛陀的方向學習,想要得到現世的快樂便容易得多了。

法師也勸請大眾應以慈悲心對待眾生,勿傷害別人及把戒持好,做有次第的漸次深入,快樂的層次便不一樣 ,在享受福報帶來的現世快樂時,我們更能堅定佛陀所說過的話。

今年的佛陀日主題「慈和大福」,道出以慈愛心勤修福業,將能締造和樂的人生與社會!

寂靜禪林今日的佛陀日慶典,如眾善集會於一處,人人都抱著一顆禮敬佛陀的虔誠心前往供僧、聞法及浴佛,使綠野中的禪林,在一片祥和與喜悅的氣氛歡慶佛陀日。

佛陀日是三喜一慶的重大日子,佛弟子們都利用這一天到寺院齋僧、誦經、聞法、與浴佛等,以緬懷釋達多太子降臨這個世間、並出家成道及証涅槃。

浴佛是表法,禪林監院泉平比丘解釋浴佛的意義時,強調它在於借助佛陀的智慧以及三寶的力量,來洗滌我們內心的煩惱,根據傳說,佛陀誕生時有天龍來為太子沐浴,我們今天來浴佛,即如歡迎佛陀於兩千多年前來到這世間,並留下那麼好的法,使痴暗的眾生得到光明。

他呼籲能在三寶中相遇的大眾應當精進,福慧雙修,破除貪瞋痴以累積修行道上的資糧。

本州副首席部長兼靑年及體育部長拿督彭恩榮在今日下午也陪伴身為佛教徒的太太,前來寂靜禪林浴佛及親近法師,無獨有偶與彭氏同一部門靑年及體育部助理部長拿督加希加欣於較早時,也拜訪禪林並與大眾一起同慶佛陀日及享用午齋,兩位一前一後扺步的部長,皆對禪林的規劃、明媚風光以及寧靜清幽的環境而感嘆。

文/靜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