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六、日8AM-6PM;其他時間:預約接待
Phone:+6016 5568715(8AM-11AM)
Whatsapp
首頁
禪林概況
道 場 簡 介
方丈開仁長老 Abbot Thera Kairen
宗旨與理念
組織架構
地理位置 Location
禪林風光
生活作息
禪林訊息
方丈的話
方丈行程報導
活動預告
活動報導
專題報導
禪林事記
僧伽教育
文宣出版
佛法書籍
宣傳海報
禪林日曆
禪林文化
寂靜會訊
書畫墨韻
佛學禪詩
佛法問答
心得分享
多媒音像
佛學影音
佛學影視
禪林電視臺
住持開印比丘的話(十七):徒善不足以爲政
In
方丈的話
/
28/07/2010
1.1. 住持首先表示:在2009年所召開的第3次會議中,將會委任新的管理層,並透過新的組織架構,使之前血氣不通、交待不清楚、不明確的地方,一律將它打通、釐清和明確化。這也是大家一致要努力的。他更強調這次的結構或許不會是最好的,但較之過往絕對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1.2. 住持也表示:當新的組織架構實行後的三年,可能仍然發現有一些微細的地方有待改善,因此將會再繼續的改進。他深信寂靜禪林歷百千年之後,將成山林古剎。歷史長河中,當今的職事者,則成為前創期一、二十年的組織者或護持者。根深葉自茂,是故前創期更應特重紮根穩基,樹立結構。
1.3. 寂靜禪林的宗旨是落實佛法的教育。自其返鄉十年來,即著手於佛法與禪修的教育工作,從基礎啓蒙課程乃至高級的研修課程。當山上凝聚了一批僧眾之後,他開始退隱山上,將主要心力移到僧教育上,對山下的關照也相對減少了。至於山下活動,住持深感欣慰有多位護法居士在協助推動與護持。
1.4. 「徒善不足以爲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住持引用了孟子的話來說明發心與制度兩者平衡的重要性。佛教徒固然需要懷著一顆善心來推動佛教,但是佛教界常常由於缺乏管理的理念和技巧,以致善心在辦事過程中很容易就被磨掉了。原因是辦事的方法不太成熟,難免會在人事上產生了一些煩惱。這些狀況不僅在佛教團體,甚至基督教團體和其他的社團也一樣會出現。
1.5. 熱忱能否持久,猶仗於健全的制度配套,這個理念是源自於律藏。今天我們看到有些道場能夠淵源久遠,除了本身具有特色,制度健全也非常重要。寂靜禪林邁入了新的第二個十年,住持由衷地期盼未來的住持、監院、護法會長、各部長、組長等應該不要忘本。也不要以爲只有制度就可以完整,更不可忽略了善心、菩提心,無論用任何名詞都必須扣緊佛法,亦不忽略世間的管理制度。透過此理念,世間和出世間的融合就比較完美了。
1.6. 最後,住持叮嚀大家:如果我們只有一顆善心,無法把事情做好,因爲不懂得世間法──「徒善不足以爲政」;但是只說制度是死板的,冰冷的,沒有那顆善心的話,也不會有人去推動──「徒法不足以自行」,所以應該融合著兩者。
2009年8月31日於管理層會議致詞
(載自寂靜會訊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