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聲:槟州佛青之友 Penang Young Buddhist Fellowship
如蠶吐絲是沒什麽原因的,自己吐出絲,而又纏縛包裹自己,受燒煑熱的苦。
論義是在講述,愚癡的衆生自作自受的諸苦惱,並非有誰給予他的,一切都是自己制造出來的結果。
在論的用語是:凡夫但以無明,而生五眾等自作自著。
這主要是指,眾生的八種苦,都來自於五蘊身心,而這五蘊身心的結果,是由於自心的無明與愛,所締造出來的成品。因此,才說是自作自著,自受苦果。
作繭自縛,是這個譬喻最主要的描述。
在北方上座部的分析中,受想二蘊是諸諍根本。受蘊易生愛諍,想蘊易生見諍。
如《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分別界品 1〉說:「諍根有二,謂著諸欲及著諸見。此二受想,如其次第為最勝因。味受力故貪著諸欲,倒想力故貪著諸見。又生死法以受及想為最勝因,由耽著受起倒想故,生死輪迴。」
有時想一想,也很合乎道理。因為自己若真的有體認到生命短暫,理應會自動放下許多受蘊和想蘊所締造出來的虛擬世界。
倘若我們有能力識破自己編織的虛擬世界,你會很迅速地讓自心回到現實生活中來處理問題,而不會自編自導,自作自著,沒完沒了。
相關連結 :
1. 方丈說喻 _古喻今詮18:如蠶出絲,作繭自縛
2.《古喻今詮》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