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更接近人間
方丈札記15
 
「出家更接近人間」這句話每個人的解讀也許都不太一樣,不過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出家這個定義是古今一樣的,其實出什麼家呢?除了外相的這個樣子之外,就是要處理我們自我自私固執我執的這一種家。
 
當然在世俗來說出家就是要離開我們原來的家庭,但是這一種世俗的家人家庭其實也沒有什麼過失啊,為什麼我們要離開他們呢?
 
其實除了這個家之環境人事以外,最重要的其實是要把原來固執貪愛與執著的這種心念轉移方向。
 
轉向於對於一切眾生的平等,把這種原來小範圍的這一種愛護愛念,擴大到一切眾生都是如此。
 
所以出家如果沒有這一份平等的心,或者是家人對這一個出家的孩子也沒有這種認知的話,那麽他往往會比較難真正地進入到佛法所說的出世領域,或者相合於出家更接近人間的意義。
 
接近人間並不是說整天去攀緣,主要他的意思是說,因為把自己家庭性的這種情感的囚禁或染愛,破除其界限之後,那面對所有陌生的眾生,陌生的領域,他就能用平等對親人那樣的感覺去跟終生相處。
 
當然如果我們自己本身的道心不堅,也許我們放下世俗的家,而跟眾生在結法緣的同時也建立了許多家,那這種家可能就是情愛的複製品了,若任意由它於不知不覺中建立的話,日子總是虛度生命的。
 
出家這一條路不容易走,其實就是因為他要破除固有染愛,或自私及有界限的這一種愛念心。
 
出家人莫盲目的用情感去投入來跟衆生相處,要懂得運用理性來辨別對錯,並引導大家一起學佛,走入正道。而不是去引導別人一同陷入這種世俗的情感世界中。否則,出家就沒有出世離染的意義了。
 
文/方丈開仁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