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碰過一個居士,是個家庭主婦。有一次放假期間,她先生也在家裡。飯快煮好時,剛好有個電話打進來,她就叫先生趕快把菜拿起來。然後,她就去接電話。因為她先生沒有煮過飯,不知道菜是熟了,還是沒有熟,他就在那裡等。後來,她聞到燒焦味,就非常生氣,立刻蓋了電話,沖過去把先生罵了一頓。她跟我說:師父,自從那件事過後,我看我先生就是很生氣,每次看到他就很討厭。怎麼辦?我跟她講:你知道你生氣的原因,也知道這件事情不完全是先生的錯,你罵了他,你跟他結下這樣仇恨的話,你應該要去道歉,你不能只是藏在心裡面,你藏在心裡面,因緣永遠都是惡的。如果你要讓這個家庭幸福,你也知道,這只是一件芝麻小事,你卻可以氣得那麼久。你知道自己有錯的話,你就跟他道歉。我說,除了這個方法,我不會教你別的方法。她說:我是不是可以拜懺,消一下心裡面的怨氣?我跟她講,你跟他講一句對不起,會比較快一點。
在因緣法裡面,佛陀有講說,當我們相聚在一起,彼此的人際關係,會讓我們產生不一樣的感覺。有些人,縱使我們第一次碰面,互相之間不認識,可是我們會覺得說:我好像過去有跟這個人認識。或者說,你跟他見面後,雙方很投緣,很合你的眼緣,你會覺得,他是一個善人。但是,有些人,很奇怪,不管他怎麼化妝,你看到,就是很討厭他。人家很用功,你看他也是討厭。和這些人的人緣就是不好。假如我們審查到生活中有這些善、不善緣出現時,莫輕忽它,反而要正視它,因為當因緣還不至於無法挽回時,理應主動修好這些人際間的因緣,如此才可證明學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不是嗎?
文/方丈開仁長老
2024年12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