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講的福德非常深入:初發心作願,我當度一切眾生。這種心相應三善根:不貪、不瞋、不癡。善根相應諸善法,及善根所引發的身、心、口業,和合是法,就是我們的身口意和善法完全結合的時候,那個才叫福德。
 
如果我們在做的時候,心不甘、情不願,縱使在掃地、在擦地、在抹地,外表像在發心,但卻不是修福德,還修了很多不好的心。做得心不甘、情不願,背後還一大堆批評:組長怎麼分配的,偏心得要死,那個班長怎麼這樣,都是故意針對我等等。要身口意完全跟善法結合,如此,才有福德可言。
 
學佛以來,我們也做蠻多事情的,但是,我們累積的福德怎麼不是很多?大家有沒有這樣感覺?這是因為我們沒有身口意全部一起做,有些是身體做,有些是口頭做,但是內心沒有做。有些內心做,身口不做的,那些就是小懶惰。所以,真正要累積福德的話,要如《大智度論》這裡所說的,無貪、無嗔、無癡,如此才比較有深入的意義。
 
文/方丈開仁長老
2024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