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摩詰經》裡面,維摩詰居士批評很多大阿羅漢。如果我們不瞭解原委,就會認為:舍利弗、大迦葉都被批評得亂七八糟,我們只要相信維摩詰居士就好。如果我們不知道這經中的用意,往往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抓到一句,就認為這個就是修行方法。比如,維摩詰居士說的文殊法門:「貪欲是菩提,煩惱即菩提。」我們修行就是這樣,平時有煩惱,但是,煩惱裡面有空性,空性就是菩提嘛。所以,我們生活裡面到處都是菩提,遍地菩提!想得好簡單,對不對?但其實這是誤解了「煩惱即菩提」的深義。要知道,這句話是站在勝義諦的立場來說的,倘若你連世俗諦的因果都做不好,就妄想直入勝義諦的境界,這其實是斷滅見而非佛法的正知見啊!

導師講過一句話,非常有意思:烏雲能夠遮陽光,白雲也能夠遮陽光。鐵鍊可以綁腳,金鍊也會綁腳。所以,你悟了這個菩提,悟了這個空性,如果本身也執著這個空性就是唯一的話,這種就是落入實有見,也不是佛法所講的空性。

文/方丈開仁長老
2024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