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專在義理上著力的人,常常會說他自己懂得很多道理,能夠講什麼經、什麼論。但是,按照導師的解釋,其實他用這樣的說法來掩飾自己「空言無行」的毛病。比如,按規定,我們出坡要到下午四點。快要到下午四點的時候,他就開始等著打板,要休息了。我以前的很多同學也是這樣的。或者一到時間了,掃地掃到一半,他也停下。他說:「音樂鐘響了,休息了,這個明天再掃。」如果你吃飯吃到一半,我跟你說:「時間到了,你不要吃,放著明天再吃,可以嗎?」
我們在學佛的過程裡面,有一些是屬於知見上為正見或者錯誤的問題。我們在僧團裡面服務,在十方道場服務,任何的身口意行為都是累積福慧資糧的因緣。如果我們只把它當成是一個工作而已,不是累積福智資糧的話,我們一定會做得很辛苦,非常心不甘,情不願。
以前,有一個同學跟我一起出坡:剪花,我剪,他掃。到了四點五十分,大家會聽到搖鈴,我們就下坡。我們聽到搖鈴時,剛好剪到一半,大概還有三、四棵沒剪完。他就說:「休息了,休息了,明天再剪。」我跟他說:「如果我們把這些工作都當成修福慧的話,我們會在意那幾分鐘嗎?」
其實,你多剪個十分鐘,掃個五分鐘、十分鐘,就做完了。有些人很在意,很在意的。就好像我們還在外面的學校讀書一樣,我們有時忘了自己已經落髮剃了頭。
文/方丈開仁長老
2024年8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