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看一些世俗的雜誌。某某長老開示時舉出一個故事,叫作「俞淨意遇灶神」。那個故事強調的只有兩個字而已,就是他的名字。他的名字叫淨意,但是,那個灶神給他的指示是意淨。他後來把名字改為俞淨意,那是他的女兒給他取的。原本那個灶神下來示現的時候,指示他:一個人應該要先做到意淨。什麼是意淨?就是我們的身口意、我們的意念要是清淨的,你就是善的;否則,你意念不清淨,本來是善的,本來是功德,你做任何事情,身口表現出來,都變成是罪惡。我覺得,我們佛教裡面本來就是這樣,可以從很淺的這種道理裡面,深化到這種空性。但是,如果我們做不到這種空性的話,我們至少在生活裡面要做到意念清淨。
有一些人說:師父,我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我搞不懂,我一直在檢討,都一直在用功,可是我的人緣為什麼那麼差?
如果你知道這個故事,你就知道為什麼。以前我也是不太有觀察到。後來,我有個同學也是這樣講。他說:你不用跟人家吵架,別人都會認為你傲慢。我說:為什麼會這樣?他說:我走過你看書的地方,我遠遠走過而已,就聞到那股傲慢的氣息。我說:哇,你那麼厲害!不管這是否是一則聯想力豐富的笑話,還是一則暗喻的諷刺,都表示了如果我們的意念不清淨,別人也會感受到的。
有一些人雖然很有學問,但是,意念不清淨。不管別人在做什麼,他就說:這個人多麼世俗,多麼邪知、邪見,多麼會拍馬屁!他雖沒有當面出口傷人,但是,他的意念都是惡的。這點我們是要謹慎的。
文/方丈開仁長老
2024年12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