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要障礙別人學法的熱忱。比如,別人還沒有把疑惑述說的時候,你就打斷說:「這個就是業障,你回去多拜佛,不要問那麼多,你拜佛多拜到自然慢慢就會懂了,那個經義你就會懂。」我們如果有障礙別人智慧的罪過,導師說,這會讓我們本身也退失智慧的,就是我們的心量小。

我自己覺得,這影響很大的——我們的心量確會影響我們智慧的淺深。比如說,我現在要看書,或是要寫論文,如果我們的心很浮躁,你整天都想著打電話回家,打電話跟別人講話,我們的心常常沒有放在法上。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世俗心很強,平常生活中鬥爭心很強,我們雖然想要在這個法上有所消化與融通,但是,你會看不懂——那本書的深義,你一直看都看不懂。你要寫東西,好像沒有東西好寫的。如那本書上,導師講了四個要點,你只可以把四點畫圖表,漂漂亮亮這樣畫圖表而已。老師一叫你舉例,你就不懂得舉生活上的實例,因為我們生活上很少去觀察,太少去體會了。

因此我們常常要求學佛的人、修行的人,要多注意這點。

文/方丈開仁長老
2024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