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寂靜禪林主辦,禪戒法師與淨永老師帶領的 2025 年《攝阿毗達磨義》進階班,已於 9 月 23 日(星期二)圓滿結束。本課程緣起於 2021 年的「攝論概要班」線上課程,隨後在 2022–2023 年間延續為「攝論研習班」,並於 2024 年舉辦「攝論讀書會」。今年進一步推出的進階班,僅限於曾參與過攝論課程的舊生報名,共有二十餘位僧俗二眾參與,透過線上平台精進學習。

進階班共八堂課,從 2 月至 9 月,每月一次,涵蓋了《攝阿毗達磨義》的多個核心主題,包括心、心所、心路、離路、業、色法、緣起及業處。課程採取學員報告、研討、老師開示及學習每天填寫自我省察表的方式,使學員能將所理解的義理與生活相結合,落實於時常觀察自己與修行之中。

以下摘錄了學員分享學習后的收穫與體會: 
學員一 表示: 
「從初學阿毗達摩到今天,雖然過程艱辛,但透過課程,我逐漸能分辨善與不善的念頭。剛開始時,對於名相的背誦和理解覺得困難,但慢慢地,我能運用所學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作省察與思維,並嘗試用方法來對治與減少煩惱。經典中的分析與破除『我見』的智慧,可以透過止觀禪修來驗證與體會。未來,我希望能更勤加禪修,善用業處,學習更多方法對治煩惱,逐漸朝向聖者所體證的真理境界。」

學員二 認為: 
「阿毗達摩的教法為我們的實修提供了一個精密的觀察與思維框架。其中,對『五門心路過程』的解析,結合『有分心』的理論,清楚揭示了一個認知從潛意識(有分心)的波動,到經由眼、耳、鼻、舌、身五門觸境生起感知,最終形成完整識別的內在過程。這樣的理解,讓我對心識的生滅與運作有了更清晰的掌握,也為內在修行提供了具體引導。」 
 

學員三 分享: 
「最令我受用的是對『業的運作』的理解。當遇到病痛或需要照顧病苦親人時,過去我常感到無助與煩惱,但現在我能以正見安慰自己,明白這是業力的展現。我學會以更平和的心態去承擔,並將這樣的處境轉為修行的增上緣。這讓我面對困境時少了抱怨,多了一份心安。」

學員四 提到: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三歸依與五戒的價值。戒律不僅僅是外在的規範,更是護持心清淨的重要依靠。當能在日常生活中守護這份正念,修行就不再只是抽象的理論,而能真實落實於生活的每一刻。」

學員五 表示 
「這段時間的學習幫助我更加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懂得自我審查,對他人也能多一分同理心。這對修道很有助益。不過,研讀阿毗達摩的過程仍需要反覆細讀,從字面理解到如理思惟,讓思緒逐步增上,仍需不斷努力。」

學員六 以感恩心總結: 
「感謝師長與同學們的陪伴,讓我在這段學習中不斷增長智慧與慈悲。阿毗達磨的學習是一條漫長的路,但因緣殊勝,讓我堅信只要持續努力,就能在覺察與修行中逐漸成長。」 

隨著 9 月 23 日最後一堂課的結束,進階班正式圓滿。雖然課程結束,但學員們的分享都指出:阿毗達磨的學習並非止於課堂,而是一條持續深化、融入生活的修行道路。 

寂靜禪林教育部特別感謝所有僧俗學員的護持與共修,也感恩禪戒法師與淨永老師的耐心指導與引領。願一切學員能將所學內化於身心,堅固正見,止惡修善,福慧增長。 

願此課程利益一切有情,法喜充滿! 

Sādhu!Sādhu!Sādhu!

文/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