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導讀班2:《中部》閲讀地圖】於2025年8月30日(星期五)圓滿落幕。此課程由禪戒法師主講,依菩提長老的教學大綱【《中部》閲讀地圖】導讀《中部尼柯耶》的一些經典,幫助學員學習閲讀與探討經典,並掌握其要義。課程吸引了約35位學員線上聽聞佛法。 

課程涵蓋六大主題:正觀世間、解脫道、道品、正慧的修習、如來以及僧伽生活。在【正觀世間】中,法師闡述世間的苦性本質,並引用經典說明欲樂的過患與出離的重要。法師舉例:人們在生活裏爲了延續滿足欲望後的快樂而不斷追逐和執著此欲樂,讓自己生起很多煩惱,引發了不善的心念,結果得不償失。因此,我們應向賴吒和羅學習,謹記佛陀教誨,學習少欲知足的生活。 

瞭解了世間的欲樂和過患以及出離的重要性后,【解脫道】指出了究竟解脫才是修行的方向。法師提醒學佛者應具備慚愧心和持戒,以清净身口意,並在修行中時刻審察自己的起心動念、調伏五蓋、修習止觀,才能邁向解脫。接著,【道品】講述了具體的修行方法,如八正道、四念處、安那般那念等。法師提到,佛陀所教導的修行法門雖多,但實際上是法法相連、法法相助的,唯有精進修習,才能具足解脫的因緣。 

在修行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障礙和執取。對此,在【正慧的修習】中,佛陀開示:「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意思是指我們所修習的法如八正道等,當已到達彼岸,就應該把善法捨下,如同木筏的譬喻,已度過江,就應該把木筏停在岸邊,繼續上路,而不是把它背在肩上。善法都應該不執著,何況是不善法。學佛者應培養正見,如實觀照五蘊之苦,善用佛法斷除執取,才能得到長遠的安樂,進而證得解脫。法師進一步解釋:這不是讓我們對法產生對抗心,而是如實看見它的生與滅。就如我們遇到喜悅時,應坦然接受此感受,但在樂受消逝時,也不執著。苦受生起時,不要去排斥,明白一切皆因緣和合而生起&滅去,進而以平常心面對所生起的感受。 

最後,【如來】和【僧伽生活】令學員們體會到了佛陀的殊勝功德。佛陀具有十力、四無畏,如實了知四生及五趣與涅槃之道,所以佛陀的教法才能引導眾生趣向究竟解脫。我們應以法為師,依法而行,讓正法久住世間。正因如此,即使佛陀涅槃已兩千五百多年,佛法仍能流傳於世,饒益有情。 

此課程的內容,法師引用經典並結合生活實例,帶領學員們從世間的生活到解脫之道的修習,層層深入。學員們也踴躍提問,請法師解答困惑。有學員分享經典浩繁難懂,但隨著長時間的聽聞和熏習,也逐漸能審查當下的念頭、調伏不善的欲望。法師也借此鼓勵大家以阿難尊者為榜樣,通過多聞、憶持來加深對佛法的理解。 

隨喜學員們的精進學習!無論初學或久修,相信大家都獲益良多。願大家落實所學,累積福慧資糧,令善法增上、不善法衰退。正如佛陀的教誡:「對慧不應放逸,對真實應守護,對捨棄應增長,對寂靜應學習。」與大家共勉之。Sādhu! Sādhu! Sādhu!  

文/覺婷 

相關閱讀: 開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