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五月一日勞動節,寂靜禪林方丈開仁長老特意策劃了『讀《心經》掌握心』一日研習營。課程內容包括方丈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題、全經科判及「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的經義。是日2位法師及41位居士,大家齊聚禪林教育中心專心上課,認真思維法義。 

《心經》是《般若經》最精要的部份,核心是「無我」和「空」。如果我們掌握了精髓,可以幫助我們降伏煩惱,反之,就算背誦無數遍亦難度苦厄。 

方丈在課程中也教導大家正確讀經的方法。方丈依印順導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中的科判,引導學員把經文分段。經文中為利根的眾生說正常道,遷就鈍根的人說方便道。經文中五蘊,即色、受、想、行、識,是組成眾生精神和物質的因素。我們觀照五蘊無自性,可證得諸法實相。體驗五蘊後對十二處、十八界等亦如此觀照,以實證般若,達到斷除煩惱。 

心經雖然短但內容完整,我們可透過對經文的理解,觀察五蘊,體驗空相,即通過聞思修來學習。般若法門主要是學習無我,五蘊是一堆元素的組成,是因緣和合之法,體驗五蘊是空性,可以了知一切法也是無自性空的,是因緣所生的。遇到苦時知道改變因緣,苦就不存在了,在生活中願意改變,也會讓自己快樂。 

五蘊身心是我們的修行道場,應該要觀察的對象。依因緣法則給與善的條件才有可能改變。雖說五蘊是無常的,我們還是要好好照顧身體,未解脫前要善用它來修行。方丈勉勵大家要好好學佛,多讀經論,這樣才不會誤己誤人。也引菩提長老說過一句很有道理的話:佛教比較重視真實,比較不重視舒適,雖然有些佛法的道理很乏味,沒樂趣,但不管我們是否接受,它都是真實的道理。 

在分組討論環節,帶動員淨永、寂因和寂松老師帶領組員們探討五蘊是什麼,帶動員先略說五蘊的定義並舉例說明,學員踴躍提出問題和積極參與討論,通過雙向交流讓學員們更深入理解五蘊,以及學習五蘊對生命的重要性。 

禪戒法師主持心得分享環節,多數學員都有聽過或曾唸誦過心經,一些學員表示他們通過唸誦《心經》可以疏解内心的鬱悶,安撫不安的情绪。學員也感謝方丈深入淺出的講解及生動的譬喻,受益良多。 

最後禪戒法師講解修慈心的11種功德與慈心四句的意義,並帶領學員們修習慈心。 

經過一天的學習,學員歡喜領受並「意猶未盡」,希望未來禪林能夠安排第二期「心經一日研習營」的學習。大家帶著法喜充滿的心情踏上歸途。 

文/ 靜傳 

 

相關視頻:

1、微軟影音——中國地區可瀏覽 

2、YouTube

3、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