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寂靜禪林主辦、開仁方丈主講的《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網絡課程於9月22日在雲端線上正式圓滿落幕。當天早上,近百位僧俗二眾學員齊聚ZOOM平台,一同歡喜學習,共沾法益。
「般若」的講義編列為七章,課程開始,方丈開示強調:修行須廣修各種方法,但以「般若」為導,以正見為主。「般若」就是智慧,但這跟一般的智慧不一樣,所以我們要透過《大智度論》裡豐富的內容來掌握這修行要略。佛陀特別讚歎「般若」的功德,「般若」能生三乘的善法,是諸功德善法上最為重要的角色。《大智度論》裡主要提到「般若」能生五波羅蜜,成為以後成佛主要的波羅蜜。
方丈語重心長警惕在家眾,當佛法的知識和資訊吸收越來越多、親近很多老師、本身也很用功修行,這時當須注意自己是否有生起慢心。在慢心生起時,我們是很難用「般若」來看清楚自己的「我執」,這時候很需要「自覺」來看到這問題。接著,方丈也苦口婆心勸導大家,不管是在家眾還是出家眾,若得遇師長善引導糾正我們,我們應存感恩心,不斷地用「般若」來檢視自己,如:我有沒有越學越謙虛,越學越有智慧。方丈也引來一個關於舍利弗尊者的典故。有一次,一位七歲的沙彌向舍利弗尊者說:「您的袈裟沒有穿得很莊嚴。」舍利弗聽後向該沙彌道歉。方丈對於在生活上展現無我的精神特別感動。佛法是用來審核自己的修行是進步還是退步,沒有「般若」是很可怕,猶如拿著鹽巴來吃,雖然原本是來學佛卻反墮邪見。
在這最後的一堂課,方丈強調「如理思惟」是非常重要。如果我們能如理思惟,所有方面都能成為我們修行的逆增上緣,或是一種善法的增上。反之,所有的境界可能成為我們一種放逸和懶惰的藉口。如理思惟是學習「般若」的一個開始。
寂靜禪林長達三年完整開辦六波羅蜜網絡課程,方丈相信學員們從課程裡建立的基礎對他們將來研讀《大智度論》會有所幫助。 除了菩薩道的重要修行項目,方丈期盼大家法隨法行,身口意是與佛法相應的。
開仁方丈在課程的結尾,祝愿大家在學佛路上平安,能夠順利地圓滿、成就道業!
文/靜賢
Sādhu!Sādhu!Sādhu!
相關資料:
1、開課 
2、講義
5、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