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癸卯兔年寂靜禪林新春賀歲開示@寂靜禪林沙門樂住

日期: 2023年 1月22日(日)大年初一

主講:方丈開仁長老

微软平台观看 微軟影音

 

新年新希望:讓生命充滿光明!

佛陀說有四種人,即「從暗入暗、從暗入明、從明入暗、從明入明」。

「從暗入明」、或「從明入明」的人,是比較好的方向。

1、從暗入暗:今生沒福報,身體不健康,貧窮沒智慧。今生又沒有因緣學習善法,又做很多惡事。未來可能會投生到不好的地方。

2、從暗入明:今生沒福報,身體不健康,但是有因緣學習佛法,懂得修善。今生雖然苦一點,但是有學佛修行,未來可以投生到有三寶的地方,繼續修習善業。

3、從明入暗:今生好福報,身體健康、很聰明、有善根 。但是因緣      不好,沒有遇到三寶,或在三寶中卻不懂得培福培慧。所以今生雖然    有福報、有善根,但是不累積修行,未來會去到不好的地方。

4、從明入明:過去世有好福報,身體健康、有智慧、有善根。今生又有因緣接觸佛法,非常積極修行,所以未來會更好。

「從暗入明」或「從明入明」是比較好的方向。                         

如何「入明」呢?可以從三方面下手:

第一,應從生活中的點滴開始培養好的習慣,多花時間運用在培養善法上,用善法取代惡法。這樣就可以守護道德行為,並能克制粗重的煩惱。

第二,要培養心的寧靜,現代人很多精神上的疾病,源於無法找到內心的平靜,經典中佛陀將六根比喻為六種不同的動物,每種動物都在向外攀緣,而正念就像因陀羅柱,把六種動物栓綁在這跟柱子上,心就能平靜下來。擁有寧靜的心,我們可以掌握好情緒,不被微細的煩惱左右,人際之間亦能照顧周到。

第三,要培養心的明了,即是要學會智慧的觀察。佛陀説,我們若能真實地明了身心的特質,以及清楚因緣和合的狀態,就不會讓牢固的無明愚痴所束縛。《阿含經》有許多這些故事。當自己起了貪心、嗔心,就要有正念覺察及改過。

藉此三個方法,就可以幫助我們走向光明的大道。

學佛最難的就是持之以恆。有些人生活非常精彩,有很多節目,但卻不一定是累積善根的節目。我們應該培養好習慣,培養內心的寧靜、智慧,讓自己增上。

最後以一個《大智度論》中關於野干(類似狐狸或狼的動物)的故事與大家勉勵。有一隻野干生性不勤勞,常混在獅子群中,吃獅子剩下的食物而過活。有一天沒有殘食可吃,這隻野干就跑到村中尋找食物,當吃的差不多時,不料天色已亮,深怕被人類發現,於是牠就裝死。路過的村民們以為牠死了,就有一位村民帶頭上前探察野干,之後就把牠的尾巴切掉取走,其次另一個村民則切下耳朵。此時野干認為,失去尾巴及耳朵尚且能活,於是就忍痛不動,繼續裝死。其他人看到後就分別談論誰要選擇那個部位,後來有人商議著要切下它的頭。此刻野干認為失去了頭就無法活了,於是就乘著人們不注意,一躍而起逃跑了。

這個故事比喻衆生,即使受到老和病的襲擊時,依然會覺得有好轉的希望,還有明天,故容易放逸。唯有想到死亡的威脅,則必然會奮起精進用功。這則故事主要是要勉勵大眾,在佛法的修學上要精進不放逸,莫等到生命即將結束才想用功,有時就太遲了。

在大年初一,一年的開始,希望大家是「從明入明」,培育三種善根:善的習慣(尸羅)、心的寧靜(奢摩他)及明了的心(智慧)。希望我們都能珍惜生命,不要等到死亡到來才覺得時間不夠。我們一起共勉。祝福大家新年平安,珍惜修學佛法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