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佛青於2021年11月份以四次四個週六上午約3個小時的時間,舉辦《大智度論》的「四無量心」線上專題研習會,特別禮請寂靜禪林方丈開仁法師為大眾以鳩摩羅什所譯《大智度論》中提及「四無量心」的部分,做線上的開示與講解,並進行分組討論與大堂分享。
此研習會的架構依序以「修習四無量心之動機」、「四無量心之內容」、「慈心(四無量心)之功德」、「四無量心之法門分別」、「大乘的四無量心」,每周上課用前1個半小時做約5頁的說明與講解(不含補充資料),後面1個半小時則是第一、三周進行分組討論,第二、四周進入大堂分享的分組綜合報告。
今就自己親身參與聆聽此次線上研習會的一點心得做分享。
首先是每周課前閱讀與課中對講解過程中進度掌握的重要性。拿到課程講義後,就先對課程架構的安排先進行了解,畢竟「四無量心」在原始佛教《雜阿含經》卷27第743經提到:「…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最勝;悲心修習多修習,空入處最勝;喜心修習多修習,識入處最勝;捨心修習多修習,無所有入處最勝」。另慈(metta)、悲(karuna)、喜(mudita)、捨(upekkha)四無量心,在《中阿含經》、《增壹阿含經》中稱四梵行、四梵室、四梵堂、四等心。(注1)四無量心的意義在《雜阿含經》中並沒有說明。因此此次開仁法師從《大智度論》入手,除培養大眾心廣大清淨,成就利益眾生的願力,進而由自身練習布施與捨心,慢慢累積自身福德資糧,並深刻理解慈、悲、喜、捨的意義、體性、次第與四者間的關係和差異,同時展開四無量心的功德、法門分別及大乘四無量心做更深入的探討。
第二、法師在講解解釋經文除了有清晰的段落與重點外,並在課程中以畫圖表來化解一段經文反覆閱讀過程中帶來可能找不到重點的困擾。尤其在分組討論時,多位大馬同學對文言文經文理解上,或許有些許障礙,但經由開仁法師圖表重點摘述,讓大眾比較容易清楚理解掌握一段經文的意義與重點所在。因此,在閱讀一段經文後以圖表摘述關鍵重點的方式,是此次研習會帶給自己最大的收穫。
第三、綜合討論與大堂綜合分享上的學習。主要是針對法師開示與講解後,藉由分組彼此討論的過程中,重新檢視自己對講解內容的理解或遺漏部分的再次補強,特別是每位學員來自大馬當地或其他地區城市,大眾齊聚一堂,除認識新夥伴,也能彼此交流心得與看法,的確是很棒的做法,另大堂分組報告就可看出各組報告人的學習成果與綜合彙整的表達能力,有些組梳理出清晰的架構,條理分明,有些組只是把學員的報告做逐一摘述,並未做分類,似無釐清闡述的重點,開仁法師在做評論時,也一在提醒大家應針對研討問題,回答時宜做架構或重點的報告,而非就學員本身表達逐一說明,這樣足了浪費許多時間在表述,又使聽者無法聽出回答的重點,這是值得大眾學習的地方。
第四、法師在學員問答中,給予清楚詳盡的回答。這次有許多學員可能是第一次接觸《大智度論》的學習,所以面臨到許多名相上的問題,急於提問,而法師則一再叮嚀,多聞薰習,自然能漸入佳境,至於從法師的回應學員提問中,可以看出法師治學嚴謹,對各種問題都能給大眾適切的答案,也可以看出開仁法師多年來埋首於漢傳佛法理解與教學上的功力,正是我們應發心學習的對象。
最後,除了感謝大馬佛青全體工作人員在此次連續四週研習會線上會議的安排與會議訊息在Email的及時通知與轉發,雖然負責此次聯繫工作大都是年輕的朋友,但那份熱忱卻感染了我們,更重要是開仁法師在疫情持續肆虐全球之下,讓來自全世界各地區學佛大眾能不中斷的對佛法的學習,讓我們既感動又感謝有如此殊勝因緣能在空中相會一起來聆聽法義。並祈願下次聆聽法義因緣的到來。
(注1)參考《雜阿含經》卷27第743經與香光尼僧團所譯性空法師講四無量心
文/張致文(台灣)
2021年12月28日
相關鏈接 : 四無量心(網課)開示視頻